ESC指南解读 |夏云龙教授解读《2022 ESC肿瘤心脏病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9 无症状肿瘤幸存者的长期监测 肿瘤治疗相关的很多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延长相关。在启动肿瘤治疗前,应评估基线QTc,纠正可逆诱因,且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动态监测。 肿瘤心
图9 无症状肿瘤幸存者的长期监测
肿瘤治疗相关的很多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延长相关。在启动肿瘤治疗前,应评估基线QTc,纠正可逆诱因,且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动态监测。
肿瘤心脏病学的指导原则是临床学科的整合,肿瘤心脏病医师必须具有广泛的心脏病学、肿瘤学和血液学专业知识,从多学科角度提出管理建议。肿瘤患者CTR-CVT发展动态过程的绝对风险取决于患者的基线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于具有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的变化(图2)。在开始治疗前,通过风险分层工具将肿瘤患者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推荐通过由ESC心力衰竭协会与国际肿瘤心脏病学会联合发布的HFA-ICOS评分进行分层)。CTR-CVT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表现类型因恶性肿瘤和抗肿瘤治疗的类型而异。风险本身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4. 高血压
★在抗肿瘤治疗完成后,肿瘤心脏病团队的重点转移到协调长期随访。首先在治疗后的第1年进行“结束治疗”评估,对接受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复查,重新评估患者的心血管毒性风险,并指导长期监测规划。
夏云龙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建议对潜在的心血管并发症制定适当的预防和监测计划。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和现有CVD的最佳管理是促进抗肿瘤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必要条件。
图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
1.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
(1)发生的可能性;
★国际上对CTR-CVT进行了新的定义。
心肌炎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最常发生在治疗的前12周,尽管晚期病例(20周后)也可能发生其他与ICI相关的CV毒性,包括血脂异常、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炎、房室传导阻滞、室上和室性心律失常、猝死、TTS、非炎症性LVD、心包炎、心包积液和缺血性卒中,其中发生心肌炎(OR 4.42)和血脂异常(OR 3.68)的风险更高,图5为ICI相关性心肌炎患者的管理流程。
作者:夏云龙 陈学甫
表3 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监测的建议
3.2 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延长
动脉高血压可能是由抗肿瘤治疗和其他因素包括压力、疼痛、过度饮酒、肾损害、未经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减少运动引起,具体管理流程见图8。此外,指南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急性、亚急性心血管毒性的诊断与管理,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事件、出血并发症、外周动脉疾病、肺动脉高压、心包疾病、心包炎、心包积液管理流程都有提及。
★肿瘤患者、肿瘤幸存者及其家人/照顾者应接受指导,以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识别和报告CVD的症状和体征,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不妨碍其抗肿瘤治疗。
★肿瘤心脏病学的指导原则是整合,肿瘤心脏病医师必须具有广泛的心脏病学、肿瘤学和血液学的知识。不同医疗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对于优化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
肿瘤心脏病学科的首要目标是让肿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在整个抗肿瘤治疗的全程中尽量减少CTR-CVT。在已知心血管毒性的抗肿瘤治疗开始之前,肿瘤心脏病团队应识别和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既往CVD,并制定适当的预防和监测计划,以早期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心血管并发症(图1)。另一重要目标是参与跨学科讨论,讨论抗肿瘤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以及在显现副作用时继续或中断抗肿瘤治疗。抗肿瘤治疗完成后,重视长期随访与治疗。对于有心血管毒性风险的长期肿瘤治疗患者,应继续监测,直到治疗结束。还需要重新评估需要治疗继发性恶性肿瘤的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本指南亮点在于首次提出CTRL-CVT的定义,并提供了基于基线心血管毒性风险评估和抗肿瘤治疗期间心血管监测的新方案的个体化护理路径,决策取决于抗肿瘤治疗疗效的风险/获益平衡以及CTRL-CVT的严重程度和影响。指南同时为完成心脏毒性治疗后短期发生CTRL-CVT的患者提供指导,并指出既往抗肿瘤治疗的长期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和管理纳入肿瘤幸存者的总体生存策略,提出了新的高危患者长期监测的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fzxzbxzzzz.cn/zonghexinwen/2022/0909/653.html